图灵小伙伴 | 距离LLM变革法律工作模式还有多久?
2023-03-22
自2022年底ChatGPT上线,以海量数据作为训练素材,运算参数达到千亿甚至更高级别的大模型人工智能(LLM,Large Language Model),颠覆了人们对于AI能力的认知。
但大模型人工智能如何才能被激活出法律场景能力?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大模型,在面对法律任务挑战时各有什么优劣?如果基于国内海量司法语料数据(近1.5亿篇裁判文书和300余万篇的法律法规等)进行专业任务的自动化设计,是否可使其具备法律专业语义理解、数据实时引用等尚未展现的能力?专业法律人格的大模型助手,能在企业日常的法律适用场景下实现哪些维度的效能提升?我们希望给出答案:首期法务LLM大模型体验测试群,正式邀请企业法务扫码申请,预约参与!
作为致力于通过推动AI和数据深度融合提供法律知识服务的科技公司,我们从2022年底ChatGPT上线开始,就一直在对包括系列GPT在内的各种大模型能力进行了多角度的法律能力测试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些法律任务:
1.学习、理解、再应用能力:输入公司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,让它自动回答日常合规问题
2.识别意图、匹配数据、解读总结能力:自然语言交流下,检索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回答问题
3. 法律文书组装生成能力:输入指定信息后,自动生成法律意见书、合规审查建议,合同文本等内容
4.输入外规依据和合规要求,自动生成合规制度能力
……
测试的本身也是团队研发应用、理解深化的过程,通过不同任务类型切入、不同提示词试用和不同流程设计的大量实验,大模型的表现虽然仍不稳定,但华宇元典的技术团队对于它在法律垂直领域的应用,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我们目前对于大模型技术在法律领域应用有如下三大基础判断:
一、大模型改造法律行业的潜力远未挖掘完毕
简单询问后的生成表现,不足以验证人工智能面对法律任务的全部能力。交互模式探索和外部数据配合的设计,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大模型的能力。
二、大模型在法律场景应用的三个阶段
短期,最基础的探索以提示词工程为主(prompt engineering),目标是从大模型中激活出匹配的专业人格模式;
中期,结合高质量法律数据,进一步实现多种应用自动化;
长期,通过“自然语言+”的入口级的应用,实现专业法律人高频大规模使用。融入了实际场景的语料和训练,越用越好的数据飞轮将会出现,法律垂直领域的AI能力将进一步升级。
三、在较长时间里,大模型仍将不能独立胜任法律任务,但“大模型+法律人”新模式将使行业发生永久性变革
新模式应用的起步阶段,新旧模式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不明显,甚至还有新的投入和学习成本。但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对于实务理解应用的加深,新旧模式的生产效率差异会越来越大,最终实现模式变革。
当下,我们已经通过接入不同来源的大模型人工智能,开展了多元的应用场景搭建和测试,过程中结合专业法律研发和智能研发团队的挖掘,在垂直领域完成了部分提示词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,后台同步整合华宇元典自身长期积累的海量法律文字语料数据,即将推出首期法务LLM体验测试群!
我们深知,技术应用的落地不仅需要研究团队的独立探索,实际业务场景的反馈和训练更是实现技术可用性飞跃的关键。因此,我们特别邀请对大模型技术感兴趣、有热情的企业法务同仁,扫码预约,入群体验!与我们一起体验测试不同大模型的效果差异,总结最实用的交互模式,尝鲜融合数据后的自动化体验,交流学习业界最新的信息和实践!
让我们共同探索大模型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可能,让正在发生的技术变迁,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安全实用的效果,实现真实场景落地。